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策文件库 - 政策文件

发布机构: 沭阳县人民政府 文号:
发文日期: 2022-09-02 有效性:
名称: 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沭阳县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主题分类: 沭阳县   其他    其他
附件下载:

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沭阳县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来源: 访问量: 发布日期:2022-09-02 16:42

沭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县各办、局,县各直属单位:

《沭阳县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沭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292

(此件公开发布)

沭阳县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我县打造苏北最美县城工作部署,围绕中国花木之乡、全国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领头羊、区域副中心城市等城市综合定位,根据《商务部等12个部门关于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意见》《江苏省商务厅等12部门关于转发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意见的通知》(苏商建〔2021261号)《宿迁市商务局等12部门关于印发宿迁美丽宜居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宿商发202214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沭阳县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按照县政府工作报告要求,打赢四场仗,建好副中心,将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打造成为活跃市场、服务民生、推动便利消费及扩大就业的重要平台和载体,为推进沭阳高质量发展走在苏北前列、快于全省平均、领先区域发展、赶超全国梯队奠定坚实基础。

二、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优先满足居民最关心最迫切最现实的生活需求,兼顾社区特殊群体的需求,充分体现便民利民惠民的宗旨,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人民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划定试点宜居社区范围,针对不同历史时期建设的居住区实际状况,梳理公共空间,因地制宜予以设计、分类推进建设,开展花香宜居社区建设工程。新建社区鼓励开放式小区的建设,按照一刻钟生活圈标准配套完善社区生活设施,建立多层次、均等化、高品质的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服务品质和能级,提高人居环境品质。

三是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整体与局部、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提高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覆盖面,努力实现全区域高位均衡发展,推动商业设施与公共设施联动,商业运营与社区治理贯通,业态发展与居民需求匹配。

四是坚持守正创新。回归商业本质,以满足消费需求为核心,引导便民生活圈叠加运动健身、休闲娱乐、公共服务、文化交流、社交空间、城市公园等多元需求,在提升实体商业服务质量与水平的同时,充分利用新技术推动业态和模式创新,线上线下融合,满足即期消费,激发潜在消费。

三、工作目标

2022年在全县计划建成4刻钟便民生活圈示范社区。主要分布在城区范围内。2023年至2025年,根据要求,每年分别建成4个、3个、3刻钟便民生活圈,累计完成14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示范社区。

四、主要任务

(一)强化规划引领。结合沭阳县中心城市商业服务业设施布局规划、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参照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结合我县发展实际和不同社区商业发展形态,因地制宜制定便民生活圈商业设施建设和管理规范,明确设置规模、功能要求、配置标准、业态组合等。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要紧密结合实际,以方便居民生活、提升服务能力为目标,因地制宜设置商业网点和公共服务站点。引导住宅和商业适当分离,商业设施与社区风格相协调,基本保障业态和品质提升业态相结合,满足居民日常生活消费和多样化消费需求。落实新建住宅区配套民政建设用房四同步一移交度,科学配置商业设施,确保商业面积、商业业态、建筑规格等满足需求。

(二)补齐设施短板。结合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认真开展调研和排查,摸清底数,制定方案,明确新建和改造提升项目,推动便民商业设施进社区,打通最后一公里。支持盘活分散的社区空间资源,因地制宜配齐商业设施,通过标准化改造提升质量标准、环境卫生、服务品质。支持智能信包箱(快件箱)、箱式移动早餐售卖车、蔬菜直通车等便利设施进社区。支持有条件的社区改造提升商业中心、邻里中心等各类综合服务设施,完善一站式便民服务功能。鼓励有条件的物业服务企业向养老、托育、家政、邮政快递、前置仓等领域延伸,推动物业服务+生活服务,提升消费便利化、品质化水平。

(三)提升基础业态。加快菜市场标准化改造。菜市场是便民生活圈商业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便民生活圈建设的关键着力点,要参照商务部印发的《标准化菜市场设置与管理规范》(商办建函〔2011866号)《宿迁市市区标准化菜市场建设与管理规范》,加快推进社区菜市场、生鲜店(菜店)标准化、智慧化建设,丰富商品品类、保障食品安全、维持价格稳定、提升管理水平、优化购物环境。发展品牌连锁店。提高品牌连锁化覆盖率,连锁店数量占便民生活圈商业网点总量的比重应在30%以上。鼓励支持品牌连锁企业(养老、托育、便利店、药店、家政服务店、美容美发店等)进社区,发展智能社区商店(无人值守便利店、自助售卖机等);鼓励小商店、杂货店、副食店自愿向加盟连锁发展,提高商品质量和服务水平;鼓励连锁药店利用专业力量拓展老年康护、保健养生咨询或培训等项目,引入健身、养生、美容等功能和产品,开展高质量的便民服务;支持品牌连锁企业完善门店的前置仓和配送功能,推动线下线上融合、店配宅配融合、末端共同配送及店仓配一体化运营。推动构建多层次社区早餐店供应体系。以早餐店为主体,便利店、特色餐饮店、箱式移动餐饮售卖车等为补充的多层次早餐供应体系,保障居民吃得好、吃得营养卫生。

(四)丰富商业业态。鼓励商业与物业、消费与生活、居家与社区等场景融合,实现业态多元化、集聚化、智慧化发展。优先配齐基本保障类业态,支持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便利店、综合超市、菜市场、生鲜超市(菜店)、早餐店、美容美发店、洗染店、药店、照相文印店、家政服务点、维修点、再生资源回收点、邮政快递综合服务点、前置仓等进社区,在安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采取一点多用、服务叠加等方式发展微利业态,保障生活必需。因地制宜发展品质提升类业态,鼓励发展特色餐饮、运动健身、保健养生、新式书店、教育培训、休闲娱乐、老年康护、幼儿托管等品质提升类业态,促进商文旅融合,拓展社交化、特色化功能,满足居民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提升生活品质。

(五)壮大市场主体。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促进集聚式发展。鼓励大企业输出品牌、标准、管理和服务,发展社区便利店、超市、理发店、餐饮店(早餐、快餐)等直营连锁,对形象标识、门店管控、设施配置、服务标准、商品采购、物流配送实行六统一。鼓励企业以大带小,在做好自营商超的同时,开放供应链、物流渠道及门店资源,为传统夫妻店、杂货铺提供集采集配、统仓统配等一站式服务,通过商业特许经营方式实现品牌化、规范化发展。支持菜市场、生鲜超市(菜店)标准化改造,推广先进冷链技术和设施设备,加强供应链管理,实行超市化、连锁化经营。鼓励数字化赋能,引导第三方技术服务商把大数据应用到开店布局、进销存管理、物流配送、商品追溯等各个环节,促进模式创新和市场要素精准配置。推动平台企业为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服务,坚持发展与规范并重,为社区商户提供营销、信息、流量、数字化工具等免费或让利服务,将实体店作为供应链合作的一环,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店配宅配融合,加快配置社区团购必备的冷链等设施设备,健全管理制度,保障食品安全和公众利益。

(六)创新服务能力。增强服务便利,鼓励一店多能,搭载代扣代缴、代收代发、上门服务、租赁等项目,通过跨界经营提高便民服务能力。提升服务品质,推广专业化托管、连锁经营、农超对接、店仓配一体等成熟模式,引导差异化、特色化经营,提高管理效能和服务供给能力。拓展智能体验,鼓励应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先进信息技术,驱动发展无接触交易、智能结算、网订店取(送)、直播带货、自助售卖等创新模式,拓展便民生活圈应用场景。优化信息服务,支持依托智慧社区信息系统,构建城市便民生活圈智慧服务平台(小程序或APP),整合我县商户资源,接入购物、餐饮、文化、养老、托育、家政等线上功能,提供周边商品和服务搜索、信息查询、生活缴费、地理导航及线上发券、线下兑换等免费服务,打造集约式发展生态圈,推动接入智慧城市和基层管理服务平台。

(七)引导规范经营。鼓励制定相关标准,发挥商协会作用,开展技能培训,规范商户经营和服务行为。完善管理制度,整合街道、社区、物业、商户等各方力量,强化诚信经营和守法意识,通过共建共管加强环境整治和自律规范。引入专业运营商,鼓励整体规划、统一招商、统一运营、规范管理,完善购物、服务、休闲、健身、文化、社交等功能。照顾特殊群体,完善必要的无障碍设施,张贴便民生活圈导视图,鼓励设立为老年人服务的专柜和体验店,保留实体店铺面对面人工服务,支持现金和银行卡支付,提供简便易行、满足老年人基本需要的服务方式,提高便民服务的温度

(八)发挥协会桥梁作用。充分发挥我县商业联合会、餐饮协会等各类商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努力搭建沟通交流、互学互鉴的平台,持续激发会员单位的工作活力。健全协会组织的工作机制,发挥协会在政企交流、行业自律、行业研究、业态提升、技术应用、活动组织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作用。完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重点企业联系制度,依托行业协会,准确把握企业发展动态,及时向上反馈企业发展诉求,探索搭建信息交流和服务平台,及时发布或征求相关信息,按照市银行业协会统一部署打造标准化老年金融服务网点,完善专家指导、政策宣传、金融、培训等服务配套。

(九)提高市民消费满意度。深入推进社区商业领域商务诚信体系建设,营造诚实守信营商环境。健全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制度,完善红名单黑名单制度,实施信用联合惩戒。以社区、市场主办方、商户等为依托,推行无理由退货公开承诺,设立消费投诉联络站,保障居民消费维权需求。充分发挥居民生活圈商户聚集优势,开展集中化、多元化、层次化的消费维权培训宣传活动,点面结合、纵深推进,探索建立统一协同的便民消费维权圈。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商务、发改、民政、财政、人社、资规、住建、文旅、税务、市监、城管、金融、邮政管理、供电公司等部门组成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工作专班,结合城乡社区商业体系建设、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摸清我县商业发展现状、业态分布、消费习惯等,找准商业设施短板,制定我县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计划,推动各部门分工协作、信息共享、监测联动,力争早日纳入省、市级试点城市。建立县、街道两级工作联动机制,将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作为发展商圈经济和服务民生的重要任务,切实解决居民消费存在的难点痛点问题,共同推动便民生活圈健康发展。(各街道,各专班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强化政策保障。

落实新建社区商业和综合服务设施面积占社区总建筑面积比例不低于10%的规定。新建小区按照每百户不低于30平方米、不低于20平方米的标准分别配置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和养老服务,无偿提供到位。持续实施改造提升和新建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民生实事项目,推动形成一批集公共服务、居家养老、文体娱乐、商业金融等功能于一体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结合旧城改造和城市更新做好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推动土地复合开发利用、用途合理转换,盘活存量房屋设施,增加商业网点用房供给,有条件的商业网点周边要实行人车分流,完善无障碍设施。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在保障安全、征得业主同意的前提下,在居住区设置共享仓,为商户和居民提供物品临时存放场所。(各街道,县民政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鼓励共享办公、线上线下融合等新模式新业态新服务发展,加大支持微利业态经营的力度,清理规范用电环节不合理加价行为;鼓励制定房租减免、补贴政策,推动降低社区店铺经营成本。(各街道,县发展和改革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商务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供电公司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落实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用好就业补助资金,对符合条件的商户按规定落实就业补贴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按规定给予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县财政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加大普惠金融力度,宣传推广速金融金融微超市,全流程精准提供金融产品服务。按照市银行业协会统一部署打造标准化老年金融服务网点,创新消费信贷服务,为社区提供专业、便捷、贴心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积极为行业主管部门推荐的为老服务、应急保供等名单企业(含信用信息)提供信贷、保险支持。(县金融办、县人行负责

智能信包箱(快件箱)建设纳入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将智能综合柜台建设纳入城镇老旧小区宜居改造和新建住宅小区的建设规划中,因地制宜设立等便民服务末端综合站。(各街道,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县邮政管理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落实国家关于养老、托育、家政等社区家庭服务业税费优惠政策。按规定落实生活性服务业减税降费政策。落实推动品牌连锁便利店加快发展的有关政策。(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商务局、县税务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加快引进各类行业人才,培育乡土人才,以及电子商务、家政服务、餐饮服务等特殊技能人才,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满足不同消费群体、不同消费层次居民个性化消费需求。联合高等院校、职技院校、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等多渠道开展线上线下培训,深化校企合作,提升从业人员服务技能。(各街道,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

加强农贸市场、菜市场水、电、暖、通讯、仓储、停车场等场地建设,明确功能分区和间隔距离,鼓励设立农民自产自销专区。完善交易设施、冷藏冷冻、加工配送、电子结算、检验检测、安全监控、消防设施等配套设施设备。做好清洗、消毒、公厕、污水杂物处理、防疫卫生等保障措施。鼓励农贸市场、菜市场统一为经营户办理经营许可证。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配套餐饮、理发、生活服务等业态,丰富市场经营种类。倡导明码标价、诚信经营。设立经营者信用档案,加大失信曝光力度,增强市场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规范经营秩序。对符合改造标准的农贸市场给予最高20万元的资金扶持。(各街道,县市监局、县商务局负责

(三)优化营商环境。

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广电子证照应用,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对违法行为轻微、无违法后果或后果较轻的,在法律法规允许的幅度范围内给予适当从轻、减轻或免予处罚,指导和帮助市场主体整改。(各街道,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

简化社区店铺开业程序,装修施工、招牌设置实行备案承诺,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实行告知承诺制。(各街道、县城市管理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

坚持发展规范并重,加强社区电商(含社区团购等)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督促平台企业承担商品质量、食品安全保障等责任,落实社区团购九不得规定,维护线上线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完善消费纠纷解决机制和消费者反馈评价机制。(县商务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夯实工作基础。

鼓励引导第三方机构为社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数字化转型、信息咨询、装修设计、营销策划、经营分析等专业服务。完善统计制度,加强便民生活圈的店铺数量、从业人数、居民满意度、建设改造投资额等指标统计。创新工作宣传和交流方式,把居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标准,边试点、边总结、边推广复制,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各街道、商务部门委托有关协会、社会机构负责

针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进展情况,及时细化工作措施,强化项目管理和验收,建立和完善工作考核和奖励机制,每年总结表彰一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先进单位,并给予相关政策支持。(各街道,各专班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附件:1.沭阳县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建设责任清单

      2.沭阳县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社区分析表

      3.沭阳县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社区布局图

  


附件1

沭阳县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建设责任清单

序号

主要建设内容

责任单位

1.结合城乡社区商业体系建设、城镇老旧小区改造等工作摸清我县商业发展现状、业态分布、消费习惯等,找准商业设施短板,制定我县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计划,推动各部门分工协作、信息共享、监测联动,力争早日纳入省、市级试点城市。

2.建立县、街道两级工作联动机制,将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作为发展商圈经济和服务民生的重要任务,切实解决居民消费存在的难点痛点问题,共同推动便民生活圈健康发展。

各街道,县务局、发改局、民政局、财政局、人社局、资规局、住建局、文旅局、税务局、市监局、城管局、金融局、邮政管理局、供电公司

1.落实新建社区商业和综合服务设施面积占社区总建筑面积比例不低于10%的规定。

2.新建小区按照每百户不低于30平方米、不低于20平方米的标准分别配置社区办公服务用房和养老服务,无偿提供到位。

3.持续实施改造提升和新建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民生实事项目,推动形成一批集公共服务、居家养老、文体娱乐、商业金融等功能于一体的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4.结合旧城改造和城市更新做好与国土空间规划衔接,推动土地复合开发利用、用途合理转换,盘活存量房屋设施,增加商业网点用房供给,有条件的商业网点周边要实行人车分流,完善无障碍设施。5. 鼓励物业服务企业在保障安全、征得业主同意的前提下,在居住区设置共享仓,为商户和居民提供物品临时存放场所。

各街道,县民政局、资规局、住建局

1.鼓励共享办公、线上线下融合等新模式新业态新服务发展,加大支持微利业态经营的力度,清理规范用电环节不合理加价行为;

2.鼓励制定房租减免、补贴政策,推动降低社区店铺经营成本。

各街道,县发改局、住建局、商务局、市监局、供电公司

1.落实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用好就业补助资金,对符合条件的商户按规定落实就业补贴政策,对符合条件的企业按规定给予失业保险稳岗返还。

县财政局、人社局

1.引导银行保险机构加大普惠金融力度,宣传推广速金融金融微超市,全流程精准提供金融产品服务。

2.按照市银行业协会统一部署打造标准化老年金融服务网点,创新消费信贷服务,为社区提供专业、便捷、贴心金融服务。

3.鼓励金融机构积极为行业主管部门推荐的为老服务、应急保供等名单企业(含信用信息)提供信贷、保险支持。

县金融办、人行

1.智能信包箱(快件箱)建设纳入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2.将智能综合柜台建设纳入城镇老旧小区宜居改造和新建住宅小区的建设规划中,因地制宜设立等便民服务末端综合站。

各街道,县住建局、资规局、邮政管理局

1.落实国家关于养老、托育、家政等社区家庭服务业税费优惠政策。

2.按规定落实生活性服务业减税降费政策。落实推动品牌连锁便利店加快发展的有关政策。

县民政局、财政局、商务局、税务局

1.加快引进各类行业人才,培育乡土人才,以及电子商务、家政服务、餐饮服务等特殊技能人才,带领技艺传承、带强产业发展,满足不同消费群体、不同消费层次居民个性化消费需求。

2.联合高等院校、职技院校、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等多渠道开展线上线下培训,深化校企合作,提升从业人员服务技能。

各街道,县人社局

1.加强农贸市场、菜市场水、电、暖、通讯、仓储、停车场等场地建设,明确功能分区和间隔距离,鼓励设立农民自产自销专区。

2.完善交易设施、冷藏冷冻、加工配送、电子结算、检验检测、安全监控、消防设施等配套设施设备,做好清洗、消毒、公厕、污水杂物处理、防疫卫生等保障措施。

3.鼓励农贸市场、菜市场统一为经营户办理经营许可证。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配套餐饮、理发、生活服务等业态,丰富市场经营种类。

4.倡导明码标价、诚信经营。设立经营者信用档案,加大失信曝光力度,增强市场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规范经营秩序。

5.对符合改造标准的农贸市场给予最高20万元的资金扶持。

各街道,县市监局、商务局

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广电子证照应用,实施包容审慎监管,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对违法行为轻微、无违法后果或后果较轻的,在法律法规允许的幅度范围内给予适当从轻、减轻或免予处罚,指导和帮助市场主体整改。

各街道,县市监局

十一

简化社区店铺开业程序,装修施工、招牌设置实行备案承诺,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实行告知承诺制。

各街道,县城管局、市监局

十二

1.坚持发展规范并重,加强社区电商(含社区团购等)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

2.督促平台企业承担商品质量、食品安全保障等责任,落实社区团购九不得规定,维护线上线下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3.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完善消费纠纷解决机制和消费者反馈评价机制。

县商务局、市监局

十三

1.鼓励引导第三方机构为社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数字化转型、信息咨询、装修设计、营销策划、经营分析等专业服务。

2.完善统计制度,加强便民生活圈的店铺数量、从业人数、居民满意度、建设改造投资额等指标统计。

3.创新工作宣传和交流方式,把居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标准,边试点、边总结、边推广复制,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各街道,商务部门委托有关协会、社会机构

十四

针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进展情况,及时细化工作措施,强化项目管理和验收,建立和完善工作考核和奖励机制,每年总结表彰一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先进单位,并给予相关政策支持。

各街道,县商务局、发改局、民政局、财政局、人社局、资规局、住建局、文旅局、税务局、市监局、城管局、金融办、邮政管理局、供电公司

附件2

沭阳县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社区分析表

社区名称

类型

发展形态

品质提升已有设施

需新增服务设施

是否有龙头连锁企业

责任单位

五里

社区

品质提升型

集聚式

运动健身、特色餐饮店、托育站、保健养生、教育培训、休闲娱乐

新式书店

养老站

文旅局

民政局

健康

社区

品质提升型

集聚式

新式书店、运动健身、特色餐饮店、托育站、保健养生、教育培训、休闲娱乐

养老站

民政局

南苑

社区

品质提升型

分布式

新式书店、运动健身、特色餐饮店、托育站、保健养生、教育培训、休闲娱乐

养老站

民政局

圩东

社区

品质提升型

分布式

新式书店、运动健身、特色餐饮店、托育站、保健养生、教育培训、休闲娱乐

养老站

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