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市政府办文件
名称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宿迁市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
索引号 000000001/2024-00310 分类 市政府办文件   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计划    通知
发布机构 宿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文日期 2024-04-03
文号 宿政办发〔2024〕28号 关键词
文件下载 宿政办发〔2024〕28号 关于印发宿迁市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docx
时效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宿迁市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开发区、新区、园区管委会,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

宿迁市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已经市政府六届三十五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宿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43

(此件公开发布)

宿迁市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培育未来产业发展的决策部署,抢占新赛道、培育新动能,加快推动全市未来产业发展,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在产业主体引育、应用场景牵引、要素保障护航、发展空间优化等方向上下功夫,聚力打造制造端前沿新材料、新型储能、氢能产业,应用端元宇宙产业的“3+1+X”未来产业体系,构筑宿迁新型工业化竞争新优势,推动未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数字经济产业深度融合、协同发展,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宿迁提供有力支撑。

二、重点方向

(一)领域布局

前沿新材料。面向前沿新材料需求,在泗阳县、泗洪县、宿豫区、宿城区、市湖滨新区等区域,重点发展高性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纳米材料、增材制造材料、液态金属材料、超导材料等细分产业。强化纳米金属粉体制备优势,突破高纯金属粉末高效低成本制备等技术,重点发展适用于电子电器、增材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的纳米镍粉、铜粉、银粉、硅粉、铝粉等,引导宏基碳素推进石墨加工,开发高附加值的石墨烯材料,支持石墨烯材料领域企业开发高性能石墨烯导热膜;支持镭纳新材料高性能纳米材料产业化发展;依托宿迁先进钢铁、有色金属、功能玻璃等行业发展基础,探索发展铁基合金粉末、铝合金粉末、不锈钢粉末、镍基高温合金粉末、玻璃粉体等增材制造新材料。到2026年全市前沿新材料领域集聚企业数量突破30家,产值突破200亿元。

新型储能。围绕新型能源系统建设需求,在宿豫区、宿迁经开区、苏宿园区等区域,重点发展有机/锌溴液流储能电池、固液混合/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储能集成系统等细分产业,支持恒安储能电池、时代储能有机液流储能电池、和储中安等项目建设投产、释放产能。重点支持电化学储能、物理储能、氢能等先进技术路线的原材料、元器件、工艺装备、电芯模组、电池管理系统、能量管理系统、变流器、系统集成、建设运营、市场服务、电池回收与梯次利用等重点领域,构建以储能设备制造及原材料供应-储能系统集成-储能系统应用为重点的储能产业链。到2026年全市新型储能领域集聚企业数量突破20家,产值突破200亿元。

氢能。围绕清洁能源建设需求,在沭阳县、宿豫区等区域,重点发展制氢加氢、氢燃料电池、氢能装备研发及生产、氢能源应用等制储运加用全链条产业,支持天能氢燃料电池系统、氢能电极材料等项目建设投产、释放产能,到2026年建成省内先进的氢燃料电池系统及核心零部件研发与产业化基地,全市氢能领域集聚企业数量突破20家,产值突破50亿元。

元宇宙。围绕面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操作等需求,在沭阳县、宿城区、宿豫区、宿迁经开区、市湖滨新区、苏宿园区、市洋河新区等区域,重点发展元宇宙软硬件产品、元宇宙应用场景等细分产业。重点支持科耐特智能机器人、华巧能工业机器人、芯灵智能科技等项目建成投产,重点引进和培育核心软件、智能芯片、传感设备等领域链主企业。不断深化工业元宇宙、消费元宇宙、教育元宇宙、医疗元宇宙、治理元宇宙等场景深度应用,加快工业生产、文化旅游、教育培训、体育健康、商贸创意、演艺娱乐、安全应急、残障辅助、智慧城市等领域应用场景建设。到2026年,全市元宇宙应用场景突破50个、元宇宙产业产值突破50亿元、开票突破100亿元。

超前布局一批前沿性未来产业。紧密跟踪未来产业发展形势,把握变革趋势,瞄准第三代半导体、未来网络、通用智能、零碳负碳等前沿领域,多方向、多路径开展技术攻关,力争在细分领域占道抢滩,积极参与产业链分工,培育一批未来产业新增长点。

(二)空间布局

坚持全市统筹、差异布局、协同发展,引导各县区、功能区立足自身优势,结合产业基础、科创水平、资源禀赋,合理规划、精准培育和错位发展未来产业。

宿迁市未来产业空间布局

重点方向

板块主攻方向

前沿新材料

泗阳县、宿迁经开区:侧重于石墨烯材料

泗洪县、市湖滨新区:侧重于高性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

宿豫区、宿城区:侧重于纳米材料、合金粉末等增材制造材料

新型储能

宿豫区:侧重于锌溴液流储能、有机液流储能

宿迁经开区、苏宿园区:侧重于储能系统集成

沭阳县:侧重于制储加氢、氢燃料电池、氢能装备研发及生产

宿豫区:侧重于氢能装备研发及生产

元宇宙

沭阳县、宿豫区、宿迁经开区、苏宿园区:侧重于元宇宙相关软硬件产品、工业元宇宙

宿城区、市湖滨新区、市洋河新区:侧重于元宇宙应用场景

三、主要目标

围绕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聚力打造未来产业成果转化承接地、未来产业多场景应用策源地。到2026年,在前沿新材料、新型储能、氢能、元宇宙等领域引进和培育一批科技创新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涌现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创新型企业;建设和开发一批创新应用场景,未来产业产值突破500亿元、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不少于5%

2024-2026年我市培育未来产业主要目标

类别

序号

具体指标

单位

2024

2025

2026

综合绩效指标

1

未来产业产值

亿元

200

350

500

2

未来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

3

4

5

主体引育指标

3

未来产业重大项目

5

10

15

4

未来科技创新领先企业

1

3

5

5

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

小巨人企业

1

2

3

6

未来产业链主企业

1

1

1

场景应用指标

7

未来技术应用场景

5

10

20

8

应用场景促进机构

1

3

5

辅助支撑指标

9

概念验证中心

1

2

3

10

未来技术创新人才(团队)

人(个)

5

10

20

11

未来产业技术人才

50

100

150

12

未来产业领域省级工程

研究中心

1

2

3

四、主要行动

(一)产业主体引育行动

1. 全力培育重点产业链。实施重点产业链培育工程,聚焦前沿新材料、新型储能、氢能、元宇宙等未来产业链,全面落实产业链培育十个一工作机制,加快推进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完善产业链配套,补齐产业链短板,打造若干具有宿迁特色的优势产业链。鼓励重点企业以每年不低于20%增速加大研发和设备投入,持续攻关前沿新材料新技术新产品;保障恒安储能、时代储能、和储中安、天能氢能等重点项目竣工投产、释放产能。到2026年,前沿新材料、新型储能、氢能、元宇宙四条产业链规上企业分别实现产值200亿元、200亿元、50亿元、50亿元,实现省级未来产业链主企业不少于1家。(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功能区管委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以下均需各县区人民政府、市各功能区管委会落实,不再列出)

2. 精准招引未来产业项目。大力实施招商引资“6211”工程,借助宿迁绿色产业洽谈会、运河品牌电商大会等市重要节会以及上海、深圳、苏州、杭州等重点区域投资环境说明会平台作用,聚焦前沿新材料、新型储能等未来产业领域,招引一批龙头企业及市场前景广阔、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科技转化项目。开展多形式招商竞赛活动,聚焦前沿新材料、新型储能、氢能、元宇宙等重点产业链,线上线下开展专题招商活动,着力引进一批产业链龙头项目和关键配套项目。在招商实绩考核认定中,对未来产业方向项目实行区别性加分认定;在人才科技项目考核中,未来产业项目有一定占比;在重大项目认定上,未来产业领域要占据一定份额。前沿新材料、新型储能、氢能、元宇宙等四条产业链每年开展重点企业精准拜访和小型招商会4次以上。其中,前沿新材料、新型储能、氢能三条产业链年均新引进亿元以上达到开工条件项目数分别不少于10个、5个、5个,元宇宙产业链年均新引进固定资产投资超2000万元或业务收入超500万元项目不少于5个,到2026年,全市未来产业重点项目数突破100个。(市商务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 培育未来产业企业梯队。实施企业培育“7113”工程,支持资源要素向未来产业龙头企业集聚,助力企业加速成长为链主企业。引导支持领军企业前瞻谋划新赛道,通过内部创业、投资孵化等培育未来产业新主体。鼓励国有企业投资未来产业方向,加快培育未来产业新企业。支持现有未来产业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精准对接、深度互联,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建设未来产业中小企业孵化基地,促进中小企业加快成长为高新技术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成长为创新型领军企业、瞪羚企业。在研发机构建设、市级科技项目立项、产学研对接合作、高层次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支持。建立全市未来产业动态企业库,库内企业实行梯队培育机制。到2026年,未来产业领域科技创新领先企业5家、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高新技术企业50家。(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科技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应用场景牵引行动

4. 建设未来产业早期应用场景。依托科技基础设施、科技平台,鼓励龙头骨干企业、国有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等建设若干验证场景,面向社会有序开放。围绕前沿新材料、新型储能、氢能、元宇宙等未来产业,探索建立若干概念验证中心、测试中心,建立科技成果边研发、边转化的产业化和快速迭代机制,为前沿技术提供早期应用场景试验条件。到2026年,建成未来产业概念验证中心3家。(市科技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教育局、市卫生健康委、市交通运输局按职能分工负责)

5. 开发行业领域应用场景。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步伐,有序建设不同行业、领域融合应用场景。工业领域,开拓新型工业化场景,加快数字化与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大力推进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智能工厂(车间)、企业上云等工程,到2026年,建成省级智能制造示范车间65个、示范工厂18个,应用先进机器人4000台以上。农业领域,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到2026年,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达70%以上,省级数字乡村试点示范数4个、省级数字农业农村基地12个,加快农业农村综合平台、天地空自然资源监测监管体系和地面+卫星的农业气象监测体系建设,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平台,推动全市全面实现光网乡村。应急管理领域,构建智能化城市安全预警体系,搭建预知研判模型,推进智慧防汛抗涝应用。社会治理领域,建设公共安全事件预警平台,推动突发事件等的预警预测和指挥调度。城市管理领域,建成以燃气、供排水等能源管网为主的城市生命线(智慧管网)工程,建设智慧自然资源、智慧水利、智慧气象等多跨应用场景。交通运输领域,完善城市交通大脑,推动危险货物运输智慧监管,构建大客流聚集管控应用场景,优化交通运输组织智能分析,不断强化交通拥堵治理。市场监管领域,深化拓展宿迁首创企业电子档案宿e管理系统、食品安全大脑智慧监管平台、市场监管一体化数据平台建设与应用。政务服务领域,加快政务服务数字化,推动苏服码在政务服务全领域推广应用,围绕个人事项全领域和企业经营全周期服务,大力推进一网通办服务。到2026年,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率达到100%;建设20个行业类未来技术应用场景;农技耕、宿心办、智慧物业、江苏医保云、城市门户等便民APP推广应用率达100%(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委网信办、市应急管理局、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指挥中心、市委政法委、市医疗保障局、市城管局、市水利局、市气象局、市交通运输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数据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能分工负责)

6. 强化场景应用服务。面向未来生产生活方式,开展未来工厂、未来社区等场景应用试点。推动产业跨界融合示范,推动AR/VR、区块链、人工智能、网络及运算技术等元宇宙产业赋能重构农业、制造业、交通、文旅、教育、能源等行业。支持应用场景促进机构发展,探索市场化培育机制,常态化推进场景挖掘发布、供需对接、建设运营,2026年,引培应用场景促进机构5家。以数字人民币应用试点城市为契机,持续推动数字人民币在民生、税务、医疗、交通、公共资源交易等领域的扩大应用。文化旅游领域,推动AR/VR技术在旅游景点的场景应用,以皂河龙运城大运传奇沉浸式体验为模板,到2026年,实现虚拟现实沉浸式体验项目在宿迁5A级景区全覆盖。远程教育培训领域,试点5G全息智慧课堂、裸眼3D体验、全息三维交互授课、异地实时全息互动等技术的体验应用,到2026年,建成试点体验项目1个。医疗领域,以京东健康综合门诊为阵地,常态推广远程医疗会诊服务;探索引进360°XR可视化技术、手术机器人、AR医疗技术等未来医疗技术。商贸消费领域,鼓励有条件的商超、购物中心使用幻影VR科技、VR影院、虚拟试衣镜、数字人购物等体验载体,支持宿迁经开区芯灵科技体感项目进行技术升级,推动项目产业化发展。交通领域,试点氢能源公交车使用、启动加氢站点建设,稳步推进氢能在交通、储能、发电等领域的多元化应用示范。强化数据要素支撑服务,推动公共数据开放共享,推动数据服务公司面向企业提供数据服务,构建数字化应用场景。到2026年,应用服务场景超过50个。(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牵头,人民银行宿迁市分行、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教育局、市数据、市商务局、市委网信办、市发展改革委等按职能分工负责)

(三)要素保障护航行动

7. 强化产业人才引培。深入实施人才引领服务发展五联五强行动,大力实施宿迁英才计划,聚焦前沿新材料、新型储能、氢能、元宇宙等未来产业领域,重点引进一批高端人才和团队,培育一批优秀青年人才。面向人才缺口较大的未来产业领域,进一步加强人才经费保障和薪酬激励,在人才落户、住房保障、子女入学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2026年,全市集聚未来技术创新人才(团队)20人(个)。支持宿迁学院开展未来产业研究,开设前沿新材料、新型储能、氢能、元宇宙等专业和课程,增强未来产业专业人才的自主培育能力。支持有条件的职业院校设置未来产业相关专业。到2026年,职业院校设置未来产业领域专业不少于10个。引导重点企业与职业院校开展校企合作,通过开设订单班、冠名班等培育专业人才。到2026年,培养未来产业技术人才150人。(市委组织部牵头,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8. 推动载体平台建设。支持未来产业领域科技型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鼓励龙头企业牵头组建或参与创建创新联合体,建设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发机构,到2026年,新增未来产业领域省级企业研发机构3个。推动各地围绕未来产业领域建设科技创新载体,引导各类载体申报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推动建立未来产业专家咨询委员会、未来产业孵化器加速器等平台,为各类创新主体提供软硬件支撑。(市科技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9. 加强金融资金支撑。加强市专项资金的统筹,加大对未来产业重点领域、重大平台、重大项目及试点示范的支持力度。发挥省、市产业基金引导和撬动作用,吸引带动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基金等优质社会资本支持我市未来产业重点项目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未来产业企业进入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落实,加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首贷投放力度,强化重大科技攻关、前沿技术创新等重点项目金融保障。市财政局统筹,政府办、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人民银行宿迁市分行、市国资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发展空间优化行动

10. 推动市域协同发展。统筹全市未来产业布局,充分考虑各板块产业基础、科技水平、发展定位,差异化布局发展未来产业。支持沭阳县、泗阳县、泗洪县、宿豫区、宿迁经开区围绕前沿新材料、新型储能、氢能等产业放大制造基础和市场优势;鼓励宿城区、市湖滨新区、市洋河新区立足数字经济成果、创新资源集聚、应用场景丰富的独特优势,加快元宇宙产业发展。支持苏宿工业园区积极融入苏州未来产业发展板块,承接、参与苏州未来产业发展分工,成为宿迁未来产业发展共建行动窗口。(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1. 加强包容审慎监管。严格落实全省适应前沿科技和未来产业的包容审慎监管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在确保安全可控前提下,依法依规、包容审慎对未来产业开展监管,落实鼓励创新、弹性包容的未来产业产品和服务市场准入、市场监管制度。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规范市场竞争秩序,引导相关企业和组织健康发展。(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2. 营造宽容创新环境。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与创新文化,举办未来产业创新创业大赛,深化科普教育,提升未来产业良好发展环境。严格落实全省未来产业包容”“豁免制度,实施提示预警、行政指导等柔性监管,在符合条件的领域试点沙盒监管,激励未来产业各主体敢闯敢试。(市委宣传部牵头,市委网信办、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管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五、保障措施

13. 加强组织推进。依托市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市级层面未来产业推进工作机制。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委,负责牵头贯彻落实国家、省和市未来产业发展工作重大决策部署,承办和督办领导小组议定事项,研究制定未来产业发展政策举措。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制定相关工作举措并推动落实到位。(市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14. 加大政策支持。落实省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装备首台(套)、新材料首批次、软件首版次、科技创新券、创新产品推广等激励政策,加快新技术新产品应用推广。积极争取省级层面未来产业先行先试政策,支持未来产业领域重大项目列入省、市重大项目,强化用地用能用工保障。(市财政局、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厅、市税务局)

15. 加强监测考评。建立未来产业统计监测体系,完善未来产业统计监测工作机制,制定全市未来产业统计目录。强化未来产业发展动态监测和分析研究,定期发布未来产业运行数据和发展动态。(市统计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